一則 三派拳術。形式不同。其理則同。用法不一。其制人之中心。而取勝於人者則一也。按一派拳術之中。諸位先生之言論形式。亦有不同者。蓋其運用。或有異耳。三派拳術之…
一則 夫道者。陰陽之根。萬物之體也。其道未發。懸於太虛之內。其道已發。流行於萬物之中。夫道一而已矣。在天曰命。在人曰性。在物曰理。在拳術曰內勁。所以內家拳術。…
量敵 兵法云。知己知彼。百戰百勝。是故整軍行旅之初。當先審己量敵。而計其勝負之情也。誠哉斯言。勝負之機。在知與不知耳。拳雖小道。其理亦然。以已之短。當人之長。…
(二)練太極拳有三到。神到,意到,形到。如身法正確。神意俱到。則進步甚速。每日有不同之感覺。學者宜細心體味之。 董英傑 2. When practicing…
知機 機者。陰陽未分。虛無緲茫。謂之機。先機之謂也。卽是無聲無臭。無形無象。在應用時。是未有動靜。未成姿勢。是無機會也。工夫高者。皆能知機。能知機。能造勢。所…
(十九)以上寫出各條。均經驗也。理論也。眞實功夫。尚須在十三式中求之。功夫純然。自得得心應手之妙。練功時最好少求理論。多做功夫。余曾曰。功夫昔人好。理論今人好…
鼓盪 氣沉,腰鬆,腹淨,含胸,拔背,沉肩,垂肘,節節舒展。動之。靜之。虛之。實之。呼之。吸之。開之。合之。剛之。柔之。緩之。急之。此種混合之勁。乃是鼓盪也。是…
(十八)太極文武解。文武二字。文以養身武以禦敵。 董英傑 18. About the “civil” and “martial” of “Taiji’s C…
聽勁 身有所感。心有所覺。有感必有應。一切動靜皆為感。感則必有應。所應復為感。所感復有應。所以互生不已。感通之理。精義入微。以致用也。推手初步。專在摩練感覺。…
(五)太極十三勢。本為導引功夫。導引者。導引氣血也。故功夫純熟。氣血調勻。百病消除。千萬不可自作聰明。如舌頂上腭。氣沉丹田之類。功夫到後。自然氣沉丹田而行百脈…
感覺 身有所感。心有所覺。有感必有應。一切動靜皆為感。感則必有應。所應復為感。所感復有應。所以互生不已。感通之理。精義入微。以致用也。推手初步。專在摩練感覺。…
(十一)太極拳行住坐臥。皆可行功。其法以心行氣而求知覺。譬如無意之間。取一茶杯。用力持之。如何感覺。不用力持之如何感覺。行路之時。舉步之輕重。立定之時。屈腿而…
慢與不用力之解釋 太極拳慢而無力。學者多懷疑之。或謂不能用。徒能鍛鍊身體。蓋練拳之道。首宜研究學理。學理瞭然。再學方法。方法精熟。始能應用。非拳術之不能應用。…